您好!欢迎访问财经观察网,财经观察,事无巨细!

2025凯度BrandZ中国百强品牌总价值突破1.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

财商
  • 腾讯五年蝉联榜首
  • 小米品牌价值飙升154%至281.50亿美元
  • 68个中国品牌实现增长

上海2025年9月16日 美通社 -- 今日,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百强榜十五周年庆典以“新智品牌力”为主题在上海举行,现场正式发布《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以下简称“品牌百强榜单”)及完整报告

在过去十五年间,凯度见证了中国品牌格局的深刻演变,从早期国企主导、金融为王,历经科技企业崛起与智能互联潮,再到品牌出海步伐持续加快,直至当下已形成市场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各行各业均涌现出具备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代表,共同构筑起多元且强劲的中国品牌矩阵。

报告显示,2025年品牌百强榜单总价值高达1.21万亿美元,较去年实现25%的突破性增长。其中有68个品牌的价值实现增长,这一数字几乎是去年的两倍。在经历市场调整期后,中国品牌展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这一优异表现主要得益于四大驱动力:人工智能创新突破、金融服务业稳健发展、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以及科技巨头的价值回归。

最具价值中国品牌年度十强

腾讯品牌价值高达1979.91亿美元,在今年的品牌百强榜单上强势卫冕。作为科技巨头,腾讯连续五年登顶榜首,得益于其在消费端和企业端的业务不断开疆辟土。腾讯在视频、音乐、游戏、广告和AI创新领域火力全开,助力品牌一举拿下53%的价值涨幅。

阿里巴巴以23%的增速实现品牌价值843.52亿美元,重新夺回亚军宝座。白酒巨头茅台以800.23亿美元品牌价值稳居季军,抖音品牌价值飙升34%至762.00亿美元,保持第四名。华为表现尤为亮眼,品牌价值同比增长56%达641.52亿美元,不仅稳居总榜第五位,更跻身年度价值增长领先品牌前四强。海尔(第6名,477.69亿美元)通过深化生态品牌战略,以生态IP矩阵与用户共创极致体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物联网生态的领导地位。


凯度集团大中华区CEO暨凯度BrandZ全球主席王幸(Doreen Wang)评价道:“当下全球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品牌光有知名度远远不够,唯有打造真正有价值的差异化核心优势,才能实现长久发展。中国品牌需着力打造功能卓越、情感共鸣、文化契合的硬实力,关键要聚焦三大战略方向:投资 AI 驱动的消费者洞察、开展用户共创实践、打造超预期的优质体验。从海尔智慧家庭 AI 解决方案,到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系统,这些蓬勃发展的中国品牌,无一不是深度融入用户生活的典范。凯度始终认为,‘有意义的差异化’不只是一项衡量指标,更是一种战略思维,而这正是解锁品牌海内外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密码。”

年度新进品牌

今年,百强榜单呈现多元发展格局,七大品牌崭新亮相,含三大首次入榜品牌及四大回归品牌。其中,快餐行业表现尤为抢眼,独占两席。蜜雪冰城(第51名,39.55亿美元)是首次入选品牌中排名最靠前的,以现制茶饮、高性价比供应链和鲜明的平价品牌定位赢得市场;霸王茶姬(第88名,18.17亿美元)专注于茶,更以茶饮为载体,以东方茶,会世界友,将中国文化与东方美学传递给消费者与全世界;回归品牌排名最高的去哪儿(第78位,22.04亿美元)则通过持续优化在线服务体验、升级智能搜索技术以及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组合,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回升。


年度价值增长领先品牌

本年度价值增长领先品牌的平均增速高达67%,展现出中国品牌强劲的发展动能。其中,小米(第11名,281.50亿美元)以154%的惊人增速领跑榜单,这一卓越表现源于其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创新战略。东鹏饮料(第44名,42.18亿美元)创新领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了其国民品牌的地位。

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消费者对可持续出行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升温。比亚迪(第18名,171.64亿美元)以78%的增幅位列增速第二,其持续突破的智驾技术和不断拓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推动品牌价值跃升的双引擎。同期,小鹏汽车(第80名,21.75亿美元)凭借海外市场拓展强化品牌竞争力,成功重返百强之列。


凯度集团大中华区产品兼运营董事总经理王磊(Sirius Wang)补充道:“中国品牌正领跑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前沿阵地。从制造业流程的精准优化,到品牌内容与营销策略的颠覆性变革,人工智能持续赋能品牌方,驱动其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决策。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平台生态中,DeepSeek等新兴力量正勇敢挑战巨头,重构行业竞争格局。与此同时,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场景化创新不断涌现,智能科技正无缝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行业亮点

2025年品牌百强榜单覆盖20个行业,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变化与价值集中趋势。媒体和娱乐行业继续稳居榜首,11个上榜品牌贡献了百强总价值的27%,占比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业以16%的价值占比位居次席,并以16个上榜品牌成为数量最多的行业。消费科技与服务平台表现尤为亮眼,从2024年的第五跃升至第三大行业,成为今年榜单中引人注目的上升力量。

vivo(第34名,59.89亿美元)连续4年蝉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国产手机销量第一名,依托“演唱会神器”、“轻办公神器”等用户导向型创新,为用户带来超越预期的产品与服务,如今在全球市场也屡获佳绩、成为炙手可热的品牌。科大讯飞(第42名,47.62亿美元)以“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为核心理念,持续拓展AI技术在教育、医疗等场景的创新实践。TCL(第76名,23.00亿美元)作为商业科技与服务平台的领军品牌,今年正式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以科技赋能体育,TCL的体育营销之路,始终是品牌全球化与情感共鸣的双向奔赴。

今年报告中的其他重要洞察包括:

  • 与众不同的市场过去一年,中国无疑是凯度BrandZ全球研究中的耀眼之星。相较其他近期完成估值的国家,中国前30强品牌的价值增速仅次于美国,超越了包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在内的多个欧洲市场。这些中国领先品牌在“有意义差异化”维度上也取得了最高平均分,凸显出它们能够以情感共鸣与独特性相结合,有效驱动品牌价值长期增长。
  • “有意义的差异化”品牌群体:在上榜的百强品牌中,超过60%的品牌在“有意义”和“差异化”两个维度均表现突出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凯度BrandZ中国数据库中的品牌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极少有百强品牌仅凭单一优势立足,即“有意义”或“差异化”中仅有一项表现优异。作为品牌资产的两大核心支柱,这两个因素对商业成功的重要性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收获出海红利2020年以来,中国百强品牌的海外贡献率(衡量品牌价值来自国际业务的比例)逐年增长。该数据高于平均值的行业有物联网生态、消费科技与服务平台、家用电器、汽车、媒体和娱乐。总体而言,海外业务规模较大的品牌今年的价值增速也较快。
  • 消费分级“两头热、中间痛”:中国消费市场依然保持活力,高端消费领域(奢侈品旅游)价格敏感度持续下降,展现强劲消费韧性;低价市场通过工厂直销与政府补贴推动折扣渠道繁荣。而中端品牌面临升级乏力带来的替代性威胁,“心价比”成为消费者决策的核心标尺。

凯度为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的所有上榜品牌,特别定制纪念奖牌,您可以邮件至Mktchina@kantar.com留资申领。即刻行动,领取您的品牌专属荣誉。

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排名、报告和分析现已上线,欢迎下载:

Report Kantar Marketplace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