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5金诺·金融文化与品牌建设大会”在深圳举办。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在会上表示,除了人才、资金、技术,企业更需要文化。有涵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企业之树才能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中国平安积极践行中国特色保险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
中国平安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金融为民”初心。过去十年,中国平安累计为国家创造税收10036亿元,平均每天为国家贡献税收约2.75亿元。在保险理赔方面,2024年中国平安全年赔付超9.35亿件,平均每分钟赔付超1774件;2024年全年赔付超2569亿,平均每天赔付7亿元。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累计投入近10.80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仅今年前三季度已通过“三村工程”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473.90亿元。
坚定诚实守信,积极履行保险保障天职。陈遥介绍,中国平安坚持客户至上,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专业服务。过去几年,中国平安持续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优化客户理赔流程,践行“为客户寻找理赔的理由”服务承诺。例如。平安产险将AI技术应用在车险场景中,实现了实现车代渠道 89%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针对病历、出入院记录等复杂医疗文档,平安产险有效突破理解精度技术瓶颈,应用于非车理赔端到端自动化,覆盖近百万案件,实现 63%人伤案件理赔自动化,最快 51 秒结案。
坚决以义取利,构建“风险减量+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为风险减量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4月开始,中国平安在全国发起“平安红绿灯”道路安全风险减量公益行动。截至10月底,该公益行动在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支持下,已覆盖全国26个省份225个县域,完成703个路段改造,累计捐赠安全设施4768余个;在508个村庄开展交通安全宣教培训,累计覆盖村民11.2万人次。
除此之外,中国平安打造“平安守护者行动”志愿服务品牌,让员工从“参与者”转变为“发起者”。自2018年平安成立“平安志愿者协会”以来,平安志愿者协会已在全国35个地区设立志愿者协会分会。2025年上半年,平安志愿者协会落地近1200场志愿服务活动;基于“三村晖”公益平台开,平安员工累计发起1033个“身边公益”活动。截至今年6月30日,“三村晖” 公益平台注册的志愿者超49万人。
坚持守正创新,以金融保障守护绿色可持续未来。中国平安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依托保险主业优势,创新推出“保险+科技+公益”模式,开展“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截至目前,平安已为全国超5.5万株古树名木提供超10亿元风险保障,落地北京、广东、陕西、山西、湖南、四川等省市。
“中国平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五篇大文章。筑牢金融文化的基石,并付诸于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中。”陈遥表示。
(新闻来源: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