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正式开幕,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供应链核心力量,为产业上下游构建对话、交流与合作平台。作为新能源商用车链主企业,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旗下醇氢电动技术产品及生态成果集中亮相,彰显远程主动构建协同共进的产业链生态,积极推动甲醇液态新能源,助力国家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
当天下午,由浙江省贸促会、浙江省经信厅主办的“数智潮涌 龙跃浙里”暨浙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合作交流会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宋兆桓出席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多元化场景醇氢动力系统,助推绿色转型发展
远程深耕醇氢电动,从能源技术到产业应用全面重塑上下游产业链绿色发展,引领构建一条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液态新能源发展路线。此次亮相链博会的醇氢电动展车展品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和参展嘉宾的关注。
由远程打造的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已全面覆盖商用车多场景、多工况、多地域,技术成熟度及投放规模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现场展出的远程260kW级稀燃醇氢电动动力链基于醇氢3.0平台开发,是全国首个完成工信部和环保部双认证达标的醇氢稀燃发动机系统,最高热效率超53%,目前已实现整车搭载投放,标志着行业内首创甲醇稀燃技术路线产业化落地。该动力链兼具经济性、环保性与可靠性,最低发电成本仅需0.85元/kWh,最优醇电转换比超2.2kWh/L,满足近零排放标准,可覆盖干线物流、工程自卸、大宗倒短等运输场景需求。
航运业碳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 3%,尽管碳减排进程不断提速,但仍面临巨大挑战。远程打造的醇氢电动系统船舶解决方案,拥有绿色、高效、节能、无里程焦虑等优势,并获得中国船级社首张M100单燃料船用发动机型式认可证书,成为新能源船舶最佳解决方案。本次展出的远程420kW级船舶醇氢电动系统覆盖1000-15000级船型,相比纯电动续航更长、购置更低,并可享受政策补贴,是实现近海、江河、湖泊的船用驱动电动化的中国特色解决方案。
此外,现场展示的远醇移动电源车、远醇补能电站还能在不同场景下满足多元化的供电需求。其中远醇移动电源车不挑场地、不靠电网,以甲醇燃料移动供电,可24小时不间断补能,且发电成本比柴油低50%以上。车辆配置1桩4枪充电桩,支持同时给4辆电动车充电,可有效解决新能源电动汽车节假日出行高峰和偏远地区充电补能困难的问题。针对油田等特定场景供电需求,远醇补能电站采用分布式多台醇氢电动系统并网,输出稳定且TCO成本更低。以新疆某70钻井为例,所需16台醇氢发电机组并机,按甲醇1.8元/L计算,发电成本仅需1元/kWh,按照年运行时长6000h计算,相比柴油机组,单台醇氢发电机组一年可节约燃料费用69.3万元,运行一年即可再赚一台机组。
产业生态协同发展,打造液态新能源路径
吉利控股集团布局甲醇产业超二十年,形成了覆盖碳捕集、甲醇制备、运输、加注及车辆应用的全绿色生态链,目前已规模化运营醇氢电动汽车超5万辆,累计里程超230亿公里。依托于此,远程在专注醇氢电动技术研发与推广的同时,以“1.2.3.3”生态战略为引导,积极布局醇氢电动产业生态建设,以生态连接甲醇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开辟出一条更具中国特色的液态新能源技术路径。
在前不久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醇氢电动生态联盟正式成立,形成覆盖行业协会及机构、高校科研、核心供应商、能源保障、产品应用以及权威媒体的产业链合作伙伴,在能源替代、先进装备、基础建设、标准制定、科普宣传等领域全面推广醇氢电动生态,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健康发展。目前,远程醇氢电动产业生态已在全国多地生根发芽,伴随醇氢生态朋友圈的扩大以及社会对绿色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远程在醇氢电动产业生态的创新与布局不仅为商用车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也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未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将继续深耕醇氢电动液态新能源关键技术,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完善生态布局,在国家“双碳”战略和能源安全战略引领下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完成能源技术与供应链重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