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财经观察网,财经观察,事无巨细!

4人顺利过H3CIE面试!5大高频Q&A,看这篇就够!

资讯

近期又传来好消息:咱们的4位学员,在H3CIE-RS+面试中全部顺利通关!这几天陆续收到他们发来的成绩单,想起他们备考时反复打磨技术表达、一次次跟着讲师模拟演练的场景,真心为这份坚持换来的成果感到高兴。

 

1.jpg

 

H3CIE-RS+备考

面试高频疑问Q&A

Q1H3CIE 面试的考察流程大概是怎样的?每个环节重点考察什么?

答:H3CIE 面试通常分为 3 个核心环节,总时长约 20-30 分钟:

① 技术问答(占比 40%):聚焦核心技术原理,比如 “OSPF 协议的选路规则”“BGP 的路由控制策略”,考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

② 项目案例分析(占比 35%):若有实际项目经历,会围绕项目场景提问(如 “你在项目中如何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无项目则会进行技术提问;

③ 综合能力评估(占比 25%):通过追问(如 “如果你的方案被否定,会怎么调整”)考察逻辑表达、应变能力,以及对 ICT 行业趋势的认知。

Q2准备面试时,需要把所有技术知识点都背下来吗?有没有优先级?

答:不需要死记所有知识点,优先掌握 “高频核心模块”,性价比更高:

① 必优先掌握的模块(占面试考点 70%):路由协议(OSPF、BGP、IS-IS)、高可靠性(生成树、链路聚合、IRF、M-LAG)、广域网技术(VPN,MPLS VPN)—— 这些是面试官提问的核心,需做到 “理解原理 + 能讲应用场景”;

② 次要掌握的模块(占 30%):IPv6,组播等技术 —— 只需掌握基础概念和典型应用,无需深挖细节;

关键原则: 避免 “只背定义”,比如记 OSPF 时,要能说清 “在企业组网中,Area 0 作为骨干区域的作用,以及所有非骨干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或通过虚链路连接的必要性”,比单纯背 “Area 0 是骨干区域” 更得分。

Q3面试究竟讲项目好还是讲理论好?

答: 有项目经历尽量讲项目,无项目则聚焦 “理论 + 模拟场景”,原因如下: H3CIE 面试的核心考察目标是 “技术应用能力”,项目是最好的证明 —— 比如讲 “VLAN 划分” 时,结合 “某园区网项目中,我按部门划分 VLAN 并配置 VLAN 间路由,解决了广播风暴问题”,比单纯讲 “VLAN 划分的步骤” 更有说服力; 若没有实际项目经历,可结合机构模拟实验场景(如 “在讲师指导的企业分支组网实验中,我用 BGP 实现了跨地域路由互通”),重点说清 “你的角色 + 解决的问题 + 用到的技术”,同样能体现应用能力。

Q4面试时要注意哪些细节?能提高通过率吗?

答: 细节直接影响面试官评分,3 个关键细节必须重视:

① 表达专业化:尽量用业内专有名词,避免口语化表述 —— 比如说 “配置 ACL 策略过滤非法 IP”,不说 “设置规则拦掉不好的地址”;说 “BGP 的 AS_Path 属性,主要用于防止路由环路”,不说 “BGP 里那个能控制路由的参数”;② 回答有逻辑:用 “分点 / 因果” 结构答题,比如被问 “如何解决网络丢包问题”,可答 “第一步排查物理链路(如光纤是否故障),第二步检查路由配置(如是否有黑洞路由),第三步分析带宽(如是否超出端口阈值)”,避免杂乱无章;③ 不打断 + 敢承认:面试官提问时不要打断,若遇到不会的问题,坦诚说 “这个知识点我目前掌握不够深入,后续会通过H3C官方文档 + 实验验证补充学习”,比强行辩解更显态度端正。

Q5面试结束后,一般多久能查到结果?如果没通过,下次备考需要注意什么?

答:结果查询和二次备考都有明确方向: ① 结果查询:面试结束后 1-2 周,可登录H3C认证官网查询,结果会标注 “通过” 或 “未通过”; ② 未通过备考建议:核心在于精准复盘与针对性补强。立即回顾面试中的薄弱环节,是技术原理不清、项目阐述混乱还是逻辑表达不足,并就此进行专项训练。同时,二次面试建议间隔1个月以上,确保有充分时间提升,避免盲目重试。

这 4 位学员备考时,正是吃透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 比如知道 “有项目优先讲项目”,就提前梳理了实验项目细节;清楚 “要答 20 个以上问题”,就重点巩固核心知识点。其实 H3CIE 面试不是 “难在知识点”,而是 “难在不知道重点在哪”。

如果你现在也卡在某个疑问上,或想获取 “H3CIE 面试核心知识点清单”,随时来跟我们交流~我们会结合学员通关经验,帮你精准定位备考方向,少走冤枉路。

 

标签: